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或许前一天还在抱怨老师对我们的严苛,或许前一天还在烦恼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就在我们欢呼解放的时候,却发现我们将要离开,离开老师。
在大学的四年里,梅奕敏老师是我们专业课上这最强调“道德价值与专业素养”的老师,她陪伴了我们四年的成长,传授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人生的道理。我们第一次阅读的《道德经》就是老师推荐的。老师对于事情总有着自己的思考与研究,借这个访问的机会,也很想知道老师对我们有着怎样期望和建议。
Q1、老师,您认为大学期间,学生应注重培养哪些能力?学生应该如何开拓自己的视野?
在大学期间,你们要主动培养自己的四种能力——①独立思考的能力,具体的你可以通过不断的阅读加认真的思考去提升,也可以在自己每天所要处理的人与事当中锻炼起来。②管理领导能力,这可以使你更加统筹兼顾、全面地处理事情。所以,我建议平时性格偏内向沉默的学生也至少要在四年的时间里当一次班干部,在为同学服务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③与人沟通的能力,这要求学生平时要广结朋友,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考虑、注意自己的与人沟通的方式、掌握好说话的分寸,给人以大方的印象。④书面表达能力,这种能力有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文书表达能力和普通的书面表达能力,这种能力要求的是语言的表达要规范、严谨、科学、干练。
Q2、老师,您认为现在的我们大都忙于毕业论文,就此您有什么要求吗?
首先,论文答辩可能是你最后一次课堂作业了,请认真书写每一个字。其次,大学四年大部分同学都是上大课,而毕业论文是你唯一一次能与老师面对面讨论学问的机会,好好珍惜并利用它,你的收获会不止于毕业论文而已。
Q3、老师,毕业后的我们即将一个人面对万千世界,您有什么建议和期望吗?
首先,你必须相信你自己,大千世界,总有属于你的角落。其次你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用在提高自己,这样你会就慢慢的享受着你努力所带来的喜悦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记住三个"尊":尊重你自己;尊重别人;保持尊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四年大学生涯中,林秋老师是少数在三年课程设置中都能陪伴我们学习与成长的老师。我们从大一的《商法》课程相识,在大二的《破产法》课程相知,最后在大三的《商法案例研习》课程说再见。林秋老师课上亲切和善,从她教授的课程中我们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特别是,老师非常关心毕业生就业与升学情况,在大四这段面临着人生选择的日子,老师给予了我们许多帮助,比如时常更新就业信息,发布学校教学进度等等。
以下是我们访问的主要问题:
Q1: 大四的我们即将离开校园,您有没有什么想对我们说的话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们并不是真正离开学校。因为学校不仅仅只是一座建筑物,而是走过大学校园路径的一代又一代人,从过去到现在,同样地从现在伸展到未来。从此以后你要记住,你已不是学生,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开始学会自己面对,不能逃避不能抱怨,不能以自己是刚毕业的学生心存侥幸,或者以自己刚毕业来安慰自己。当然,你们也要给自己一个远大的前程和目标。记得常常仰望天空。记住仰望天空的时候也看看脚下。
Q2: 老师您觉得我们应该抱有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以后的学习和就业?
你们正值年轻,要勇敢地去做,不要害怕出错,没什么大不了的。坦白地说,有许多人希望你会被自己的错误所击败。同时你们要明白,生活压力和环境的变化在一个人身上产生什么影响完全取决于其个人的态度。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并让动力实践于自己的运动中,对事情怀着乐观进取的态度,面对困难与压力,不要轻言放弃。
采访总结:
短暂的采访,我们可以从各位老师的回答中,深深地感到老师对我们的期望。离开学校,踏入社会,是我们人生新的起点,希望我们以振兴中华为已任,为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富裕、自身的未来,自觉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做一个有崇高理想和高尚品格,能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人;做一个有决心、有恒心、有信心的人;做一个学识广博、视野开阔、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未来人和世界人!